客服電話 : (02)2546-5046

小額捐款

小額捐款 2022年的第一場眼科義診,我們來到了桃園市復興區的義盛里。
山間的早晨伴隨著豐沛的雲霧,待陽光探出頭,閃耀的金沙從雲霧的縫隙中傾瀉而下。義盛里的居民和鳥兒一樣早起,在九點看診前,就已準備好健保卡在里辦公室外等候。
加負責幫忙問診的志工黃大哥是當地一間露營區的老闆,樂於助人的他放下工作一天來協助義診,因擅於和客人聊天溝通,他被指派幫忙做初步的問診了解民眾的眼睛情況。「眼睛哪裡不舒服?」「我常常會看不清楚,好像會看錯老公!」「那很嚴重喔!」大家也互相開著玩笑,讓等待候診的期間成為里民聯絡感情的好時光。
在來看診的眾多居民中,最特別的是一位陳牧師,不近看未曾發覺,他裝有一隻義眼。原來他在二十多年前上山打獵時不慎摔倒,樹枝當場插破右眼球,因為受傷位置在眼球正中,且為預防後續感染,只能將整個眼球挖除裝上義眼。現在他更加重視僅存的視力,這次檢查出左眼有輕微的白內障和老花,他專注地聽著醫生的建議,積極配合點藥和配鏡的治療。
陳牧師本名是Tamut Tazil(達慕特‧達津爾),已經自教會退休40年,現在是泰雅族新舊約聖經編輯審議主委。身爲泰雅爾族耆老之一的他,常負責主持泰雅族的文化儀式,他熱情地為我們演唱了泰雅族的古調,和現代版編曲的歡樂歌「Rimuysula rimuyun」,陳牧師說這首歌是在唱「今天的日子真的非常可愛,有你們臺灣防盲基金會來給我們老人配眼鏡!」。
在義診現場看到好幾個孩子擠在一起,最中央的孩子戴著眼鏡,拿著手機在打遊戲,其他幾個小蘿蔔頭,甚至是幼稚園的妹妹,也全神貫注盯著小小的螢幕。許多偏鄉的孩子因爸媽遠在外縣市工作,祖父母又有農務要忙,沒有大人在旁提醒,過度使用3C產品,年年增加的近視率、近視度數已是十分嚴重的問題,若成為高度近視,各種致盲的眼睛疾病就可能找上門來。
復興區是桃園市面積最大、人口最少的行政區,共有五個部落,居民大多是散居,雖有公車運行但班次不多,有些住家也離公車站有一大段的距離,若是沒有交通工具,很難自行前往市區看診。本次檢查出有虹膜缺損的王小姐說,自己眼睛因為小時候有受過傷,現在有畏光的問題,但她比較幸運,忍耐一下開車下山看診就好了,部落裡的老人就很難出去。
尤其對於眼睛的不適,高齡長者較缺乏危機感,「老人家會覺得,還可以忍就忍。」這也是臺灣防盲基金會堅持走訪偏鄉眼科義診的原因,不要讓偏鄉的弱勢族群因資源的缺乏,錯失了治療眼疾的黃金時期,避免遺憾的發生。

小額捐款 小額捐款

LinePay愛心捐款

LinePay愛心捐款 手機進入LINE ➔ 點選【錢包】➔【LINE Pay】➔【愛心捐款】➔ 公益團體分類【綜合性服務】➔ 選擇臺灣防盲基金會,挑選要捐款的項目、數量 ➔ 點擊【捐款】按鍵 ➔ 輸入捐款人資訊 ➔ 選擇付款方式(也可使用點數支付喔!) ➔ 點擊【支付】按鍵完成愛心捐款!

小額捐款 小額捐款

2022愛心捐款兒童視力儲存計畫

1.啟動偏鄉學校兒童護眼計畫,安排愛心的眼科醫師到校檢查、透過捐款補助治療費用


2.兒童眼科衛生教育推廣,VR眼疾體驗系統升級研發


3.兒童眼科教育教具開發,與視力保健種子學校合作,推廣護眼知識


愛心捐款

偏鄉義診及護眼分享